为解决青少年暑期“看护难”问题,生物技术学院大学生志愿者精准对接社区需求,为两个暑托班量身定制了为期10天,涵盖教育辅导、健康促进、文化体验、安全教育和心理辅导的丰富课程。他们用爱心与智慧,为孩子们的假期增添了别样色彩。
因材施教,课堂绽放光彩
志愿者积极围绕学科课本知识设计教案,从语文故事、小学数学题到英语口语练习,覆盖基础学科,用轻松问答、反复讲解等方式,帮助孩子吃透书本知识点,确保基础学科知识的有效吸收。而在实践参观课堂里,志愿者带领暑托班小朋友走进乐玩手机版船建楼,通过参观船模,让孩子们直观了解船舶结构与航海原理,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。
触摸知识,打开认知新窗
在光华朱方路社区的活动室,志愿者黄艳正带领孩子们走进奇妙的数字艺术世界。“我们先让电脑认识颜色,再告诉它我们想画什么……”从基础的电脑绘画操作到新奇的AI作画指令输入,孩子们学得津津有味。掌握了方法后,天马行空的创意在屏幕上流淌:七彩的城堡、会飞的鱼儿、未来的机器人……一幅幅充满童趣的数字画作跃然“屏”上。黄艳笑着说:“看到他们眼中闪烁的创造光芒,觉得一切准备都值得。”
寓教于乐,实践方出真知
除课堂教学外,多样化实践互动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。“手腕要放松,笔要拿稳,看,这样写‘横’才有力道。”在书法小课堂上,志愿者何嘉煜耐心地逐一纠正小朋友们的握笔姿势。从最基础的“横平竖直”讲起,孩子们屏息凝神,在宣纸上认真临摹。虽然笔迹稚嫩,但那份专注和逐渐工整的字迹,让墨香中浸润的传统文化魅力,悄然浸润心田。
无论是基础知识的学习,还是第二课堂的动手实践,志愿者们都以精心筹备的课程、真诚温暖的陪伴。他们用热忱与创意,将大学的知识、科技的魅力和传统文化的底蕴,化作一堂堂生动的课程,陪伴社区儿童度过了一个有收获、有成长、有欢笑的暑假,切实缓解了家长的“看护之忧”,书写了新时代青年志愿服务的生动篇章。
(撰稿:邹金城 初审:程鹏 二审:丁红 编辑:程鹏)